漢信碼是中國物品編碼中心2005年發(fā)明的二維條碼,是國家“十五”科技重要工程項目。2007年被批準為中國國家標準(GB/T 21049),同時申請了國際標準。
漢信碼是我國自主研發(fā)的二維碼。具有超強的漢字編碼能力、信息密度高、容量大、糾錯和抗畸變能力強,可廣泛用于政府、金融、移動商務、供應鏈物流等領域。有關漢信碼的制作可以參考:二維碼生成軟件如何生成漢信碼。
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下漢信碼的結構
由于漢信碼的容量較大、除了可將人的姓名、單位、地址、電話等基本資料進行編碼外,還可將人體的特徽如指紋、視網(wǎng)膜掃描及照片等個人信息存儲在條碼中,這樣不但可以實現(xiàn)證件資料的自動輸入,還可以方式證件的偽造,減少犯罪。漢信碼已在中國的稅務部門進行使用的執(zhí)照年審、車輛違紀登記、罰款以及定期檢驗上開始使用。
漢信碼是一個公開碼,任何人皆用。因此是一個開放的條碼系統(tǒng)。單個漢信二維碼的存儲量可高達7827個數(shù)字或者4350個英文字符或者2714個漢字或3261個字節(jié)。
每一個漢信碼由相等行、列的正方形模塊排列而成,四周有四個尋像圖像,而為了掃描方便,其內部設有校正圖像,其四周皆有空白區(qū),空白區(qū)建議至少應為4個模塊的大小,如下圖所示:
其中每一層都包括下列四個部分:
1.尋像圖形。
2.校正圖形折線。
3.編碼區(qū)域,包含控制信息、數(shù)據(jù)信息、糾錯信息等。
4.四周空白區(qū)
尋像圖形由4個位置探測圖形構成,分別是左上位置探測圖形、右上位置探測圖形、右下位置探測圖形、左下位置探測圖形。每一個位置探測圖形都不一樣,以便區(qū)別位置探測所在的位置。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,漢信碼不是一種全向識別碼。漢信碼的正式構成圖如圖所示:
以上就是有關漢信碼的介紹,條碼生成軟件支持多種條碼類型,這里就不再詳細描述了,感興趣的朋友,可以下載條碼生成軟件自己動手操作,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條碼知識,可以到條碼生成軟件網(wǎng)站查找相應的教程。
共有條評論 網(wǎng)友評論